二舅靠什么治好了大家的精神内耗?

加入会员,尊享特权
今天是2022年7月27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活得通透》。
 
这本书是由日本92岁高龄的心理医生中村恒子和日本正念普及协会代表理事奥田弘美所写。最近,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爆火。故事讲述的是“二舅”的一生。作者的二舅是曾经村子里的天才少年,十几岁时因发烧打针,成了残疾。后来他自学木工谋生,一生未婚,还独自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很多网友都表示自己被这段视频治愈了。二舅的故事就像这本书的作者所说“人生的选择没有正确答案,我们唯有尽力做好眼前的事。”
 
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二舅’是如何治愈我们的?”
 

『忙碌』 

 
从内容的比例来讲,贯穿“二舅”这段视频的,其实就是两个字:忙碌。
 
从他残疾后第一次下床的那一刻,二舅正式开启了忙碌的一生。
 
别管是学习木工,给大队打凳子,到部队做木工,给家人打家具,还是给村里人修东西,他让自己始终忙碌着。
 
而我们很多时候的负面情绪,跟“想太多”其实有很大的关系。
 
就像92岁的作者恒子奶奶说:“富裕时代,我们有很多时间跟自己对话,但烦恼也增加了。无论你多么后悔,你也不可能改变过去;无论你多么焦虑,你也很难看清未来。所以,让自己忙碌起来,就算是做家务,让自己无暇胡思乱想,心态也能好很多。”
 
事实就是这样,不管你想什么,多么悲观,多么消极,但你也要吃饭活下去。而让自己忙起来,就是让自己能把那口饭吃得更踏实。
 

『比较』

 
焦虑不安的最大来源之一就是:与他人比较。
 
不信,你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焦虑时刻,是不是脑子里想的都是别人的事,而不是自己的事?
虽然二舅遭遇了年少残疾的不幸,但是他没有跟别人比较。
 
同村另一个人,成绩比二舅差,但是考上了大学,成为了工程师,拿上了退休金,过着非常滋润的生活。
 
当有人提起那个人的时候,二舅赶紧打断了对方。二舅并不想跟别人比较。二舅有自己的生活。
 
作者曾经接到一个咨询案例,来访者是一个宝妈。它虽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总是感到不安。
 
这个宝妈的习惯就是总喜欢跟别人比较。看到别的孩子报了补习班,她着急;看到别的宝妈回归职场,她着急。可是,完美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她看不到自己拥有的,总是看到别人拥有的。对比之下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的情绪。
 
二舅的心态,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全然的活法儿。
 

 

『后悔』

 
视频中说,世界第一快乐的人,是不用为他人负责的人;世界第二快乐的人,是不回头看的人。
 
不用为他人负责的人,是精神上自由的人。
 
而不回头看的人,是充满干劲儿的人。
 
因为,总是回头看,总是后悔的人,最容易陷入“自我厌恶”的情绪里。
 
后悔的本质是觉得自己当时没有做好。这种想法会让自己越来越没自信。
 
二舅对于自己的遭遇,没有怨天尤人。即便一生孤独,也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只是坚持照顾着自己88岁的母亲。
 
他不回头看,他不后悔,那么生活对于他来说,每一天都是新鲜的。他会更容易活在当下,更容易充满干劲儿。
 
如果你容易被自我厌恶这种情绪困扰,在夜里,你就早点睡觉;在白天,你就专注做事,尽早转换心情。
 

 

『欲望』 

 
二舅对于物质的欲望很少。
 
几十年生活在小山村里,10元、8元地存钱。结果,养女结婚,他拿出了十几万帮对方买了婚房。
 
按照视频中的说法,如果说世界第一快乐的人,是不用为他人负责的人;世界第二快乐的人,是不回头看的人;那么世界第三快乐的人,就是从欲望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人。
 
“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就很知足了”,这是二舅的状态,也是作者恒子奶奶的箴言。
 
二战后的一代人,生活的全部就是为了吃上饱饭。而现在的年轻人,从学生时代就开始考虑未来的职业规划了。所以,让他们走向社会后,一旦发现工作没有按照计划进行,就会感到焦虑不安。如果没有得到他人的肯定,甚至还会因此抑郁。
 
想要的太多,而与之匹配的付出太少,这是精神内耗的重要来源之一。
 
总结一下,普通人的一生,如果不快进一万倍,都没法看。但支撑快进一万倍的是自强、是踏实、是努力。二舅活出了我们向往的饱满的人生。这些隐藏在日常之下的品质,就是治疗精神内耗的良药。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给你带去启发,记得给我们点赞鼓励哟。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