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大部分人,还曾用过五笔,90后就比较少了,到了00后,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拼音输入法。
在这场漫长的输入法博弈中,五笔似乎落了下风。
谈及输入法,自然要谈键盘。最初的键盘,可不是这样的。
1870年,也就是100多年前,键盘字母排列顺序,还是按照字母使用频率的高低来排序的。
当时,专门生产打字机的肖尔斯公司发现,一旦打字员击键速度过快,就很容易发生两个字键绞在一起的现象,然后必须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分离开,于是打字速度也就降下来了。
因此,那段时间,肖尔斯公司经常会收到客户的投诉。
QWERTY键盘
沉思许久,工程师们想了个办法,那就是打乱26个字母的排列顺序,久而久之,也就出现我们现在常用的“QWERTY键盘”。
但这是基于英文字母,而汉字则不一样了,计算机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造一个按键,劳心伤神且不说,那个效率才叫一言难尽。
而对于五笔输入法的由来,就不得不提起王码五笔了。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大地吹过一阵改革开放的春风。
王永民
当时,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已经出现,毕业于中科大的王永民,在创立汉字键盘设计三原理及数字模型后,研发了五笔输入法,并首创“汉字字根周期表”。
彼时,风华正茂,阳光正好。
但发明,并不意味着能够推广起来。1984年,王永民成了一名“北漂”,此时身无分文的他,带着心中的理想,蜗居在几平米的地下室,然后穿梭于北京100多个大大小小的部委,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讲解五笔字型。
五笔字根图
五笔字型在解决汉字输入速度的同时,只使用到了25个英文字母进行编码,所以,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人在学习电脑时,首先接触的便是五笔输入法。
可以说,王码五笔占据了大部分70后,80后的整个青春岁月。
然而时代发展迅速,80年代,大哥大取代了BP机;90年代,手机取代了大哥大;21世纪,互联网界再一次发生惊天巨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了进来。
更加快捷、方便的智能拼音输入法,也随之诞生。我们从小就被要求学习拼音,耳濡目染,用拼音输入法输出汉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宛如过家家,易如反掌。
智能拼音输入法
而在拼音输入法进一步优化之后,拼音对比五笔,优势更加凸显,正如你所见,我们不用将汉字的全部拼音打出来,就能输出一整句汉字,比如输入“nclm”,就能打出,“你吃了吗”。
于是,曾经给大家,带来无数便利的五笔输入法,也在这利之所趋的碎片化时代,渐渐被国人所抛弃,转而选择了更加简单智能的拼音输入法。
小结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五笔输入法败给了拼音,低/无代码输给了时代。
它们,正在被国人所遗忘。
据悉,五笔输入法,现今使用人数,仅剩3%,令人唏嘘啊!好在,还有中铁、中冶、华为等大型企业,坚持使用。
不管怎么说,感谢每一个,不忘初心的你,我们希望国产软件,推陈出新,同时我们也希望国产软件,大显身手。
莫让那些,用心做事,勇敢前行的“英雄”,寒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