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折话费充值入口-惠花生活小程序

刚跟朋友说完某个产品,打开手机,购物App或社交软件就出现相关广告

上短视频平台看了某条视频,同类视频便纷纷涌到眼前

大数据时代,很多人都感觉时时刻刻被手机“监听”着

事实上,想要实现精准推送往往是利用算法推荐,而非“监听”

微说网安 | 聊什么就推荐什么,是手机在“监听”我们吗?

算法无处不在,滥用问题不断

算法推荐技术指的是通过抓取用户日常的使用数据,分析得出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爱好,进而精准化地提供信息、娱乐、消费等各类服务。

微说网安 | 聊什么就推荐什么,是手机在“监听”我们吗?

根据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与互联网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大安全感知报告(2021)》显示,有七成受访者感到算法能获取自己的喜好、兴趣从而“算计”自己,近五成受访者表示,在算法束缚下想要逃离网络、远离手机。

微说网安 | 聊什么就推荐什么,是手机在“监听”我们吗?

一方面,算法推荐满足了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而在另一方面,诸如“大数据杀熟”、“饭圈”乱象、劣质低俗信息精准推送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近年来,一些企业利用个人信息搞大数据“杀熟”,对不同群体进行差别定价,实行“价格歧视”,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同样的送餐时间、地点、订单、外卖平台,会员却比非会员多付钱;同时同地打同类型车到同一目的地,某打车平台曾被用户发现熟客反而收费更高,类似的消费投诉多有发生。

去年,浙江省胡女士就以采集其个人非必要信息,进行大数据“杀熟”等为由,将某商旅平台平台诉至法院,最终胜诉!

微说网安 | 聊什么就推荐什么,是手机在“监听”我们吗?

用户个人信息关乎隐私

算法的滥用轻则损害个人的权益

重则危害国家安全

因此,算法推送必须要规范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

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3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施行。4月8日,中央网信办牵头开展“清朗·2022年算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落实《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关于互联网企业平台的算法主体责任和系列管理要求。

《规定》明确提出,应用算法推荐技术是指利用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算法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各类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都在监管范围内,如各类短视频平台、电商平台、社交平台及餐饮外卖平台等。

微说网安 | 聊什么就推荐什么,是手机在“监听”我们吗?

针对大数据杀熟,《规定》提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应当保护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违法行为。

微说网安 | 聊什么就推荐什么,是手机在“监听”我们吗?

此外,《规定》明确要求保障用户的算法知情权和算法选择权,应当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

规定实施后

多个知名平台上线算法关闭键

允许用户在后台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

算法关闭键详细操作

微说网安 | 聊什么就推荐什么,是手机在“监听”我们吗?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的出台生效,为算法推荐技术确定了新的规则,算法推荐不再属于法外之地。

大数据时代,对个人用户来说也需要提高警惕

不要轻易安装来源不明的APP

在使用APP时擦亮眼睛,避免个人信息遭到泄露

来源丨深圳网警巡查执法

聚创笔记招募合伙人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