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下周将实施最严新规,「淘口令」和「砍一刀」的末日终于要来了?

96折话费充值入口-惠花生活小程序
已经记不得是从哪一天开始,各大平台都打起了微信这块肥肉的主意,无数外链充斥着微信这个聊天软件。
“帮忙砍一刀”、“帮我加个速”、“帮我拆红包”,这一类的助力广告让人烦不胜烦。
有的外链光是在微信内部打开还不行,甚至需要另外下载App、填写问卷等等。

 

 

虽然部分用户对这种“薅羊毛”的活动乐此不疲,但更多的用户则表示苦不堪言。

 

装作没看见吧,说不过去;帮人点一下吧,下次ta还来找你,有的链接可能还带“毒”。

 

而在帮对方助力的同时,自己的个人信息也被该平台收集了一次,又有谁能保证将来不会发生泄露事件?

 

 

微信本身是一个与亲朋好友交流、分享生活点滴的场所,大量助力类外链的出现,对用户体验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近日,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各大电商已经开启了今年新一轮的活动“竞赛”,各种外链又开始在微信群聊里满天飞。

 

就在双11即将来临之际,微信终于决定要出手了。

 

 

10月18日,微信团队悄悄修订了《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新的规定将于10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

 

对于违反了这些规范的行为,腾讯表示将采取屏蔽链接和ip地址、限制账号功能等措施。

 

而对于情节恶劣的情况,腾讯还将对其进行永久封禁帐号、域名、IP地址或分享接口的严格处理。

 

 

据微信官方公众号信息显示,此次外链规范升级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诱导分享类内容

1.要求用户分享,分享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2.通过利益诱惑,诱导用户分享以及传播外链内容的。

本条规定明确指出,以金钱、实物、虚拟物品等奖励,声称分享可增加抽奖机会、中奖概率,或助力、砍价、加速、集赞、集卡、集福、集碎片等形式,诱导用户传播外链的,通通属于违规。

 

3. 用夸张言语来胁迫、引诱用户分享的。

比如风靡国内互联网多年的口号“不转不是中国人”、“转发后一生平安”、“转疯了”等等。

 

 

二、诱导或误导下载/跳转类内容

 

1.外链内容所明示或暗示的利益内容,用户需要下载或跳转到外部APP完成特定操作,才能获得的。

 

 

2.外链文字提示等与实际实现的效果不符,造成用户误解或误导用户点击,导致用户下载或者跳转到外部APP的。
比如点击“展开全文”后、“领取红包”后直接跳转到外部APP内或下载页等。

 

 

三、违规拼团类内容

合规的、尊重用户体验的拼团活动的确能为用户带来便利。
所以此次微信重点打击的是虚假、欺诈、抽奖性质、规则不清晰的拼团活动。

 

 

四、特殊识别码、口令类信息

外链不得含有任何由第三方软件、网页或终端生成的具有识别、标记功能的特殊识别码、口令类信息。

 

 

这类像极了“传销”“病毒式传播”的违规链接,可以说已经成为了网络公害。
上述规定的实施将有利于优化微信的使用环境,避免用户被过度打扰。
这对于深受其害的广大微信用户来说,大大减轻了社交负担,也能让沟通更加纯粹。

 

 

不知道这种通过口令和外链被微信一刀切扼杀后,接下来将面临双十一重头戏的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会怎么应对呢?
聚创笔记招募合伙人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